今日运势评分

-3

本月运势

癸未月

震荡偏多

甲克戊,申金生水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未不服药毒气入肠

祭祀,出行,交易,割蜜,造畜稠

嫁娶,作灶,安葬,动土,词讼,作梁,伐木,掘井,破土,移徙

月相

寝待

底部反弹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TRUMP9.62 0.01%

SUI3.48 2.43%

TON2.98 0.26%

TRX0.30 1.13%

DOGE0.20 1.87%

XRP2.84 4.08%

SOL162.41 1.07%

BNB691.60 1.04%

ETH2982.77 1.43%

BTC118865.53 1.12%

ETH Gas1.24 Gwei

贪婪
74

刑事案件中,虚拟货币价格怎么定?

未来,很有可能虚拟货币在在「定价规则」上,可以实现技术理性、法律公平与经济价值的平衡,在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财产、法律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撰文:许倩

引言:虚拟货币犯罪的兴起与法律挑战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在集资、诈骗、盗窃、职务侵占等刑事案件中的涉案频率显著上升。根据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逐年增长。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虚拟货币的定性尚未统一,司法机关在定罪量刑时面临两大核心难题:一是虚拟货币是否属于刑法保护的「财物」;二是其价值如何认定。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犯罪数额的认定及量刑的均衡性。

2025 年 2 月下旬,西南政法大学朱建华教授在《探索建立阶梯式犯罪数额判断规则》中指出,针对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虚拟货币的受贿数额的认定问题,建议按照购入价格、销赃价格、市场价格的先后顺序,构建一个阶梯式的犯罪数额认定规则,从而准确地认定犯罪数额,确保法律的公正性。

如何在政策限制与技术障碍下,构建兼顾法律逻辑与技术特性的定价规则?

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从「数据」到「财产性利益」的司法转向

(一)法律属性的理论争议与政策背景

根据 2013 年《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及 2017 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虚拟货币被定义为「虚拟商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交易活动被纳入非法金融活动范畴。2021 年《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内交易平台被全面清退。

但《民法典》第 127 条提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为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预留了空间。对此形成两种观点:

1.数据说:认为虚拟货币本质是电磁记录,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通过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罪名规制。

2.财产说:主张虚拟货币具有价值性、可控性与流通性,应纳入侵犯财产罪保护范畴。

(二)司法实践中的定性标准

从判例看,虚拟货币虽非法定货币,但被普遍视为具有财产属性的「虚拟商品」(价值性、可控性、流通性),受刑法保护,但对其价值认定持谨慎态度。

1.价值性:通过法定货币兑换或实际交易形成经济价值;

2.可控性:持有人通过私钥实现排他性占有;

3.流通性:在特定群体或境外平台可兑换为法币或其他商品。

虚拟货币价格认定的司法规则:多元方法与争议焦点

(一)主流定价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根据 50 余份涉虚拟货币刑事判决书的统计分析,司法机关主要采用以下定价方法:

(二)争议焦点与司法困境

1.政策限制与数据合法性矛盾

根据《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境内司法机关不得直接采用境外平台价格数据。但实践中,多数虚拟货币交易依赖境外平台(如币安、火币等)。例如「赵某诈骗案」一审以火币网价格计算损失,但二审认为此举「变相承认境外平台合法性」,最终改按被害人实际购入成本认定数额。

2.价格波动性与时间节点选择

虚拟货币的特殊性,如高波动性、24 小时交易市场,以及缺乏中央定价机制。这些因素使得时间节点的选择更加复杂,可能影响证据的收集和价格的认定。例如,在盗窃案中,如果虚拟货币在被盗后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如何确定其价值?是否以案发时、立案时还是判决时的价格为准?这关系到赔偿金额和量刑的公正性。

3.技术取证的局限性

区块链的匿名性导致追踪困难,数据存储分散在多个节点,可能涉及跨国取证,还有加密技术带来的数据解密难题。此外,私钥丢失或销毁可能导致关键证据无法获取。匿名钱包、混币技术(如 Tornado Cash )也会导致链上追踪困难。

完善虚拟货币价格认定规则的路径

(一)立法与司法解释的明确化

1.如确立「实际支付成本或销赃金额优先,市场价为补充」原则

  • 优先以实际支付成本、销赃金额认定犯罪数额;

  • 无销赃记录时,参考犯罪行为发生时主流境外平台价格(需经区块链时间戳固化),如案发后立即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截图、钱包交易记录等固定价格数据

  • 对稳定币(如 USDT)与空气币区分定价规则。

2.构建「动态价格数据库」

平衡波动性,体现市场公允价值,如合理期间均价(如 30 日)。

3.「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谦抑性原则

质疑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若案发后价格暴跌,可考虑按有利于被告人的时间节点认定

(二)技术手段的司法融合

1.区块链取证标准化

推广司法区块链存证平台,要求办案机关通过合规工具(如 Chainalysis)固定钱包地址、交易哈希值等关键证据。

2.引入第三方鉴定机制

委托具备区块链审计资质的机构出具价格认定、评估报告。如鉴定机构对涉案虚拟货币在多个平台的历史价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增强证据公信力。

(三)量刑标准的精细化

1.按币种类型差异化处理

  • 对锚定法币的稳定币(如 USDT),可直接按 1:1 比例折算;

  • 对波动剧烈的山寨币,参考案发前 30 日均价认定价值;

  • 对无实际价值的空气币,仅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2.探索「损失填平」与「获利没收」双轨制

在职务侵占、诈骗等案件中,对被告人未变现的虚拟货币,可责令按被害人损失退赔;对已获利部分,则按实际销赃金额追缴等。

结语:迈向技术理性与法律公平的平衡

当前,我国对虚拟货币的刑事规制仍处于「个案探索」向「规则统一」过渡的阶段,在严守「虚拟货币非货币化」政策底线的同时,肯定其财产属性与经济价值。未来,很有可能虚拟货币在在「定价规则」上,可以实现技术理性、法律公平与经济价值的平衡,在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财产、法律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作者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相关文章
2025.07.11 - 前天
加密监管新秩序:谁在掌控未来,谁被排除在外?
加密货币正从一项反叛技术转变为高度受监管的资产,并在此过程中重塑金融市场。
2025.07.10 - 4 天前
SEC 加密工作组负责人警告:无论代币化如何,资产仍然是证券
Peirce 强调,代币化股票、票据或权益「仍然是证券」,发行方、中介机构和交易者在创建、出售或转让这些证券时,必须遵守现行联邦法律。
2025.07.09 - 4 天前
中国虚拟货币交易要纳税了吗?
结合最近的陈某某虚拟货币「纳税」事件,分析我国法律对当前虚拟货币交易行为的态度。
2025.07.09 - 5 天前
Variant:加密行业法律风险与商业价值平衡之道
宏观视角看,控制权从商业角度带来便利,从风险角度伴随成本。
2025.07.04 - 9 天前
程序员涉虚拟币开设赌场案,被捕后还有希望缓刑吗?
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办案人员的心理呢?
2025.07.04 - 9 天前
俄罗斯加密货币政策转型:实验性立法探究
俄罗斯拟对向海外企业及矿池出租挖矿设备或数据中心的公司征收增值税。
2025.07.03 - 10 天前
Coindesk:数字资产税务管理入门指南
了解目前主流司法辖区中加密资产税务处理的核心要点与专业建议。
2025.07.03 - 11 天前
USDT 发行方 Tether 发行黄金代币,泰国数字资产监管政策解读
泰国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态度经历了从谨慎观望到积极拥抱的转变过程。
2025.06.27 - 16 天前
全球加密正当时:一览加密监管世界地图
一同展开加密监管世界地图,探寻这场全球监管浪潮下的隐秘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