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势评分

5

本月运势

丙戌月

震荡偏多

庚生水,戌克水
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戌不吃犬作怪上床

祭祀,出行,裁衣,冠笄,会亲友,造畜稠,嫁娶,竖柱,上梁,移徙,纳财,纳畜

动土,伐木,作梁,行丧,安葬,开生坟

月相

立待

底部反弹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ONDO0.92 1.04%

TRUMP7.73 2.41%

SUI3.52 1.90%

TON2.77 0.52%

TRX0.34 0.98%

DOGE0.26 2.57%

XRP2.89 0.89%

SOL228.22 2.78%

BNB1297.00 -0.80%

ETH4516.45 0.67%

BTC123176.15 1.06%

ETH Gas0.36 Gwei

中性
60

告别银行卡冻结,加密货币银行卡才是未来

USDT 银行卡为 Web3 支付生态描绘了清晰的商业模式。

撰文:刘红林

作为冲浪 Web3 行业的律师,承蒙圈内朋友的关照和信任,时常有机会提前体验一些内测的产品和服务。前段时间,BG 的家印同学发信息给我,说看到我发表了一些关于 USDT 银行卡的文章,邀请我来体验下他们的优享卡,说他们的产品体验很棒。

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爱好者,这事怎么有理由拒绝,于是提供了 UID,被添加了白名单后,谁知因为自己护照快到期的原因卡在了银行注册的 KYC 环节,所以又专门去换了本护照,才一路顺畅且丝滑的体验了整个流程。

体验完成后,我的感慨是:这 TM 的才是加密支付的未来。

在红林律师跟很多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最高频被问到的问题是:区块链到底有什么用?区块链真正有商业价值的赛道有哪些?

我的回答除了传统的挖矿交易所和加密基金投资外,我的答案基本就是:加密货币支付。

加密货币银行卡的运营原理

以我体验的这款加密货币银行卡为例。首先 BG 作为一个流量池,精准的为境外的某个加密友好数字银行进行了用户导流,帮银行拉新客户和存款。

其次,我以中国护照在一家境外银行完成了开户,并按照银行的合规要求进行了 KYC 和 AML 等工作,符合了当地银行的开户标准,完成后我就拥有了一个虚拟的银行卡。

再次,当我需要进行加密货币的消费时,我需要先将 CEX 中的资金账户中,直接划转加密资产到银行卡中(反过来我也能将银行卡中的余额划转到 CEX 的账户中),这个过程不是在链上来完成,所以没有 Gas 没有的支出。

最后,当我需要消费的时候,我可以将该虚拟信用卡直接绑定支付宝或者微信,我还特意用支付宝消费了一笔,和内地的银行卡没有任何区别,我的消费记录在 APP 里面也可以看到。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特别需要境外银行卡的互联网消费,有这个虚拟卡片的存在不要太方方便,于是我分分钟绑定了我的 ChatGPT 的自动扣费。

更绝的是,银行卡扣除我的手续费,它会以平台币的方式再返给我,这就不是 Pay to earn?这一刻 PayFi 的概念在我脑子里面自然呈现。

Web3 支付的正向飞轮

不难想象,如果一个银行卡发卡方希望抢占用户,如果一个主打支付赛道的 Web3 创业项目想快速的提升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完全可以通过消费手续费补贴的方式,完成自己项目代币的分发和空投,于现有的互联网广告投放抢用户的成本,这个显然更具性价比。

当然这篇文章不能纯是用户体验贴,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体验让我有几个新的思考。

第一点,是币圈玩家都很头疼的出金被冻卡问题。因为虚拟货币被用于灰黑产的占比越来越高,在全球各地的执法部门的打击下,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卡是会被冻结的。且这个东西完全是个概率的问题,基本没有完全安全的解决方案。而通过 USDT 银行卡的方式,至少在现阶段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小金额玩家的在传统金融世界的消费需求。

第二点,现有的这种方式,似乎也相对合规。按照我的理解,U 卡的用户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应该会有两个环节的工作,一个环节是 USDT 到法币的兑换,另外一个环节是法币到法币的跨境结算。前者是在境外的持牌机构或者银行完成的,只需要符合当地的监管制度即可,后者仍然还是现有的银行卡跨境消费的逻辑,并不需要终端商家和消费者做出任何的改变和技术升级,可以说是把合规的工作和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个傻白甜的用户。

第三点,通过支付场景构建商业增长飞轮。银行卡被冻结可以说是目前加密货币玩家最痛的痛点,谁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痛点,基本就能极低成本的获得客户。通过帮银行引流用户和资金,本身就有渠道费用的收入,如果将渠道费用拿出来一部分再作为平台代币「补贴」给用户,又能进一步的增强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对于消费频率和金额的增加,正循环且健康的将项目方代币推广给更多的加密玩家,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了。

不夸张的说,USDT 银行卡为 Web3 支付生态描绘了清晰的商业模式,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样的支付方式让加密资产真正走入日常生活,不再只是投资工具,而成为消费支付的一部分;对行业而言,它以创新模式加速了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有效地解决了虚拟货币出金难、传统支付系统融合性差、项目方代币推广难等痛点,在合规与便捷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

正如我在体验后感叹的那样:「这 TM 的才是加密支付的未来!」支付的未来,不是远方,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创新之中。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作者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
相关文章
2025.08.25 - 45 天前
万物皆可为银行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当一切都是银行时,就没有什么是银行了。
2025.08.25 - 44 天前
谁动了银行的奶酪?
一场涉及 6.6 万亿美元的金融监管博弈。
2025.08.13 - 57 天前
a16z 深度解析:银行、资管与 Fintech 公司们的区块链转型路径
新市场、新用户、新收入,区块链为传统金融机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2025.08.05 - 65 天前
加密早报:白宫将惩罚歧视加密公司的银行,Bullish 向美国证交会提交 IPO 申请
SharpLink Gaming增持18,680枚以太坊,总持有498,884枚。
2025.07.25 - 76 天前
连线杂志:特朗普时代,加密企业的「银行破冰」时刻
多年来,加密企业在美国一直被银行体系拒之门外。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众金融科技公司却向加密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2025.07.23 - 78 天前
对话 Circle 首席战略官:《GENIUS 法案》落地后,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GENIUS 法案》为市场制定了清晰的规则,最终最大的赢家是美国消费者和市场参与者。
2025.07.21 - 80 天前
金融科技和加密行业发起斗争以阻止银行对客户数据收费
金融科技行业已向特朗普政府求助,试图阻止以摩根大通为首的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访问客户银行数据收取费用的威胁。
2025.07.18 - 83 天前
到手的稳定币法案,与坐不住的华尔街银行家们
「绿灯已亮」,传统银行也能买比特币了?
2025.07.16 - 85 天前
加密货币公司竞相在美国获得银行业立足点
数字银行和加密货币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地寻求利用快速增长的加密资产来吸引美国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