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势评分

0

本月运势

癸未月

震荡偏多

比肩争财,戌克水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酉不会客醉坐颠狂

嫁娶,纳采,订盟,造车器,开光,出行,拆卸,起基,安床,除服,成服,开市,交易,立券,栽种,牧养,入殓,移柩,启钻

上梁,入宅,修造,动土,破土,祭祀,祈福,斋醮

月相

蛾眉新

冲顶回落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TRUMP9.91 -2.78%

SUI4.09 -4.04%

TON3.29 -1.42%

TRX0.32 0.34%

DOGE0.23 -1.98%

XRP3.16 -1.26%

SOL187.55 0.78%

BNB836.89 5.02%

ETH3788.71 -0.75%

BTC118033.36 -0.39%

ETH Gas2.12 Gwei

贪婪
73

华尔街新宠:继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后,为什么企业金库开始豪赌 Solana?

加拿大上市公司 Sol Strategies 计划以「STKE」为代码登陆纳斯达克,标志着企业金库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到以太坊的「生产性资产」,再到 Solana 的「金融操作系统」的战略演进。

撰文:Luke,火星财经

一则看似寻常的公告,在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交汇的版图上,投下了一颗意味深长的石子。6 月 19 日,加拿大上市公司 SOL Strategies Inc. (CSE: HODL)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 Form 40-F 注册声明,计划以「STKE」为代码,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资本运作,更是一个新兴趋势的缩影。

近年来,上市公司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策略经历了清晰的演变。从最初将比特币(BTC)奉为「数字黄金」,到后来拥抱以太坊(ETH)作为「生产性资产」,每一次迭代都反映了市场对数字资产认知深度的变化。如今,我们正目睹第三波浪潮的兴起,其主角便是 solana。

以 SOL Strategies Inc.计划登陆纳斯达克为标志性事件,越来越多的企业金库开始将目光投向 solana。这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在比特币和以太坊已经占据主流视野的背景下,为什么这些公司要选择豪赌 solana?这仅仅是一场等待资产升值的投机游戏,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答案远比单纯的价格预期复杂,它揭示了一场关于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深刻赌注。

企业金库的演变:从「数字黄金」到「金融操作系统」

要理解企业为何选择 solana,首先需要回顾企业加密资产策略的演进三部曲。这条路,是从被动保值,走向主动生息,最终迈向战略整合的历程。

第一波浪潮: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 故事的开篇,由 MicroStrategy 等公司引领。它们开创了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先河,其核心逻辑是将比特币视为一种价值存储工具和对冲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数字黄金」。这种策略相对被动,本质上是「囤积并持有」(HODL),押注于比特币的长期稀缺性和价值共识。包括特斯拉、Block Inc.在内的众多公司也相继效仿,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战略储备,以抵御法币通胀的侵蚀。

第二波浪潮:以太坊作为「生产性资产」 随着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roof-of-Stake)机制,故事进入了第二章。企业开始认识到,ETH 不仅可以作为价值存储,更是一种可以产生收益的「生产性资产」。通过质押 ETH,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流,实现资产的内生性增长。近期,纳斯达克上市的体育博彩平台 SharpLink Gaming 宣布收购价值 4.63 亿美元的 176,271 枚 ETH,并计划将超过 95% 的持仓用于质押,旨在成为「以太坊版的 MicroStrategy」。这一策略的转变,标志着企业金库从「被动持有」进化到了「主动生息」的阶段。

第三波浪潮:solana 作为「战略基础设施」 如今,以 SOL Strategies、DeFi Development Corp 和 Upexi 为代表的公司,正在掀起第三波浪潮。它们选择 solana,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资产升值预期和被动生息。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它们将 solana 视为一个「高性能的金融操作系统」,并试图通过持有 SOL,深度参与并构建未来的链上经济。

为什么是 solana?三大核心驱动力

企业金库之所以将赌注押在 solana 身上,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三大核心驱动力的综合考量。这三大驱动力共同回答了「为什么是 solana」这个问题,其答案远不止「坐等升值」。

1. 不只是生息,更是「生产资料」

与以太坊类似,solana 同样可以通过质押产生可观的收益。但对于像 SOL Strategies 这样的公司而言,SOL 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们并非简单地将 SOL 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质押,而是将 SOL 作为其核心业务的「生产资料」。

SOL Strategies 的商业模式是运营自己的验证者节点。其持有的巨额 SOL 是运营这些节点的资本基础,这为公司带来了双重甚至多重的收入来源:首先是自有 SOL 资产的质押奖励;其次是通过吸引第三方机构(如澳大利亚上市公司 DigitalX)将其 SOL 委托给自己的验证者,从而赚取佣金和区块奖励。这种模式将公司从一个单纯的资产持有者,转变为一个生态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和运营者。正如其首席执行官 Leah Wald 所强调的,SOL Strategies 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一支基金。在这种模式下,SOL 不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个数字,而是驱动公司业务飞轮运转的核心燃料。

2. 对卓越技术性能的坚定信仰

所有战略布局都源于对底层技术实力的信心。华尔街投行 Cantor Fitzgerald 在一份引起广泛关注的报告中直言,他们认为「solana 的技术在每一个指标上都明显优于以太坊」。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solana 网络以其无与伦比的性能著称,能够持续处理每秒超过 2000 笔交易(TPS),而平均交易费用低于 0.001 美元。这种高吞吐量和低成本的特性,使得许多在其他区块链上因成本高昂而难以实现的应用(如高频交易、小额支付、消费级应用)在 solana 上成为可能。其备受期待的新验证者客户端 Firedancer,目标更是将网络吞吐量提升至百万 TPS 级别,且 solana 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表示,这更多是一个硬件优化问题,而无需对协议进行根本性改变。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 solana 就是选择一个被认为技术更优越、更能承载未来大规模应用的平台。这是一种对技术路线的押注,相信其卓越的性能最终会转化为更繁荣的生态和更高的网络价值。

3. 深度绑定「下一个华尔街」的宏大愿景

这或许是企业豪赌 solana 最根本、也最激动人心的原因。持有 SOL,意味着与一个宏大的愿景深度绑定——即 solana 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最初设想的「去中心化的纳斯达克」。这个愿景的核心是,未来的所有金融资产,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房地产,都将在区块链上以代币化的形式(RWA)进行发行、交易和结算。

持有 solana 的公司,不仅仅是在投资一个代币,更是在投资未来金融市场的「底层轨道」。它们通过持有核心网络资产,获得了参与和塑造这个未来生态的入场券。正如 Autonomys Labs 首席执行官 Todd Ruoff 所说,公司持有 SOL,「不仅仅是为了价值存储,更是为了积极融入一个不断增长的生态系统。」 SOL Strategies 甚至已经开始与 Superstate 合作,探索将其公司股权在 solana 链上进行代币化,试图亲身成为这个未来的一部分。

这种战略远比单纯等待资产升值更具前瞻性。它是一种深度的战略结盟,将公司的未来与 solana 生态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甚至到建设者的角色转变。

风险与地平线:清醒的审视

尽管前景广阔,但这条道路并非没有风险。首先,SOL 代币本身的价格波动性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其次,全球加密货币监管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资产定性方面(如是否被视为证券),是悬在所有项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外,还存在一种更微妙的金融结构性风险。这些「金库公司」的股价往往以远高于其所持加密资产净值(NAV)的价格进行交易,形成了显著的溢价。有分析师将此现象与曾经的 GBTC 溢价相提并论,认为这实质上是向系统注入了杠杆。一旦市场情绪逆转,溢价转为折价,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迫使这些公司清算资产以偿还债务,从而对市场造成下行压力。最后,即便是 solana 的创始人也保持着清醒,Yakovenko 提醒说,将高用户参与度转化为高留存率,并推动生态超越 Meme 币的狂热走向成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挑战。

结论:一场超越价格的战略豪赌

综上所述,企业金库之所以开始豪赌 solana,其动机是多层次且极具战略远见的。

  • 从策略层面看, 这是一次从被动持有(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和主动生息(以太坊的「生产性资产」)到深度战略整合(solana 的「金融操作系统」)的进化。

  • 从业务层面看, SOL 不仅能带来质押收益,更能成为驱动公司核心业务(如验证者节点)的生产资料,创造多元化的收入流。

  • 从技术层面看, 这是对 solana 高性能、低成本架构能够赢得未来竞争的坚定信仰。

  • 从愿景层面看, 这是一场对「万物代币化」和「去中心化纳斯达克」宏大叙事的终极押注,旨在抢占未来链上金融世界的战略制高点。

因此,将这些公司的行为简单解读为「坐等升值」,显然是低估了其背后的雄心。它们并非在购买一张彩票,而是在购买一块未来新大陆的基石,并试图亲自参与到这座新大陆的建设之中。这正是 solana 作为华尔街新宠,吸引越来越多企业金库入局的真正魅力所在。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作者MarsBit
相关文章
2025.07.28 - 28 分钟前
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香港市场暗流涌动
在即将到来的 8 月 1 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就将正式生效。
2025.07.28 - 1 小时前
传统撸毛已死?社区激励型 ICO 或成主要空投方式
项目方不再想把代币通过空投免费发放给社区成员,未来将围绕可持续性和对真正社区的智能激励展开。
2025.07.28 - 1 小时前
美联储决策前瞻:美国利率如何影响稳定币行业?
本文聚焦法币抵押型美元稳定币,采用全球视角,深入探讨美联储利率周期以及其他潜在风险将如何重塑该行业格局。
2025.07.28 - 1 小时前
WAIC 2025 前探:AI 硬件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场WAIC官方City Walk,提前感受AI「温度」。
AI
2025.07.28 - 4 小时前
Solana 繁荣背后,是真操纵还是真价值?
观点:当操纵成为价格上涨唯一动力,Solana生态已步入周期尾声。
2025.07.28 - 7 小时前
亡命之徒的登陆
如果 Tether 能向行业证明,它可以在不牺牲利润率的情况下遵守规则,它将巩固其作为稳定币行业不可或缺的领导者的地位。
2025.07.28 - 10 小时前
全球金融体系的演进与更迭
下一轮传统金融链上迁移的核心趋势中,RWA 代币化将成为主流,从房地产、美股到私募股权,大量实体资产会被拆分成链上代币。
2025.07.28 - 10 小时前
一个世界计算机的十年之痒
十年前,它以一纸白皮书点燃了去中心化的想象。十年后,它依然是加密世界的核心,却不再是唯一的舞台。
2025.07.28 - 10 小时前
代币化股票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2600 倍,谁将收益?
从 5 亿美元到 1.34 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参与者与大规模采用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