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势评分

-7

本月运势

癸未月

震荡偏多

比肩争财,寅冲申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破屋,坏垣,馀事勿取

诸事不宜

月相

渐盈凸

冲顶回落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TRUMP8.53 -0.98%

SUI2.89 -0.33%

TON2.76 -1.35%

TRX0.29 -0.39%

DOGE0.17 0.05%

XRP2.30 0.73%

SOL151.39 -1.09%

BNB661.24 -0.15%

ETH2575.98 0.49%

BTC108795.73 0.12%

ETH Gas0.94 Gwei

贪婪
73

上市公司买币的风,已经吹到了 AI 山寨币上

上市公司配置山寨币,更像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博弈。

撰文:深潮 TechFlow

质疑微策略,理解微策略,成为微策略。

自2020年 MicroStrategy率先将比特币(BTC)纳入资产储备以来,越来越多的美股上市公司乃至全球企业纷纷效仿,持币已成为一股显而易见的股票币圈化风潮。

截至2025年,持有加密资产的公司数量已从最初的个位数激增至数十家。

然而,这股公司持币的风潮已分化为多股不同的潮流:

比特币凭借其最强共识仍是稳妥之选;以太坊(ETH)和Solana(SOL)因广泛认可的基础也吸引了不少跟随者;

如今,这股公司买币的风甚至吹向了市值更小的山寨币领域,比如AI板块中的 Fetch.ai 的 $FET 和 Bittensor 的$TAO。

回顾历史,ETH 曾在2022年6月单日下跌约26.7%,SOL 在2022年11月因FTX破产跌幅达43%,而AI币的脆弱性更为明显—— 比如 DeepSeek开源AI模型的问世曾引发市场链上 AI Agent 代币们集体回撤。市值更大一点的 FET和TAO,近30天波动率分别约15%和18%。

上市公司配置这些波动性更高的山寨币,这个玩法可行吗?

谁在布局 AI 币?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审视哪些公司已在布局这些AI代币,以及背后的战略与风险。

  1. Interactive Strength (TRNR):买 FET,健身+AI 大跃进

Interactive Strength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主要销售专业健身器材以及相关的数字健身服务,旗下拥有CLMBR 和 FORME 这两个品牌。

通俗一点,就是通过卖健身镜和攀爬机等硬件设备,辅以配套的健身课程和数字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市值约 840 万美元。

6月11日,该公司宣布计划投入5亿美元买$FET代币作为加密战略储备,该公司计划使用这些代币来支持 AI 驱动的健身产品。

公司 CEO Ward 表示:选择 FET 而不是比特币等更广泛持有的资产,反映了该公司将 Fetch.ai 的技术纳入其产品供应的计划。

目前,Interactive Strength 已从ATW Partners 和DWF Labs手上拿到5500万美元启动资金。

这笔资金的来源是所谓的“证券购买协议”,简单说就是该公司卖股票给上述投资人换现金,而购买的 FET 代币由BitGo这家专业托管机构看管;另外交易方式选了直接从市场购买 FET 而非场外交易(OTC)。

ATW Partners是一家私募股权巨头,DWF Labs则是加密圈的资深做市商,他们为何肯掏钱?

答案可能藏在利益捆绑里。

ATW看中 TRNR 的健身+AI故事,DWF 则也有做市 $FET的需求。

DWF Labs 在2024年9月从Fetch.ai收到了1000万FET,然后向交易所存入了这些FET,并对FET进行了做市。

毕竟,现在 5亿美元若全到位,可买约 641 万枚$FET(按时价 0.78美元/枚计算),直接在市场上买的话短期内或许会对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消息公布后,市场倒是很买账。

11日 TRNR 的股价上涨15%,$FET也跟涨7%,截止目前已有所回落。

但和之前一些买 ETH 的公司一样,该公司的总市值只有840万美金,要亿融资 5亿买 FET 难度不小,得一步一步拉高股价。若市场冷却或$FET生态没戏,这钱可能打水漂。

短期看,这步棋像场豪赌;长期看,成败或在于AI健身业务是否有落地空间。

  1. Synaptogenix (SNPX):买TAO, 生物科技公司借大佬牵线翻身

Synaptogenix 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布约他汀(Bryostatin-1)的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该公司市值仅 500 万美元。

6月9日,该公司宣布初始投入1000万美元购买Bittensor的$TAO代币,计划逐步增至1亿美元的购买量。

至于资金,初期来源于公司现有现金储备,未来拟通过5.5亿美元的Series D可转换优先股私募补充。和微策略的玩法类似,持有者初始持有优先股(享有固定股息),在特定条件下如股价达到约定价格时转换为普通股,SNPX以此吸引机构资金(对冲基金或家族办公室)。

这笔买币的交易,背后的操盘手是投资圈知名人物 James Altucher。

James 是一位广受关注的企业家、投资者和畅销书作者,曾创办或投资超过 20 家公司,横跨科技、金融和媒体等多个领域;他曾也是对冲基金经理,参与了多家初创公司的早期投资。

早在比特币尚未被广泛接受时,James 便公开宣传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并成为这一领域的早期支持者。在 2017 年的加密热潮中,他因大量在线广告被称为“比特币预言家”。

在SNPX的业务中,他负责制定和执行$TAO投资策略。具体而言,他主导了代币购买计划,包括选择分阶段市场购买以优化成本、筛选Bittensor子网(如Subnet 1,专注于机器学习任务)进行质押以追求更多收益。

最近他也在 X 上不断的分享操盘 SNPX 购买 TAO 的逻辑,并直言购买 SNPX 的股票,相当于半价在购买 TAO。

大佬的加入,关键在于可以通过人脉拉动私募资金,吸引机构投资者关注SNPX这家医药公司的转型。

从公司的动机来考虑,这一转型的动机源于生物制药业务的瓶颈。布约他汀疗法的临床数据未达预期,FDA审批前景不明,公司股价长期低迷。

SNPX希望通过持有$TAO和质押收益,实现资产增值,公开消息显示其甚至计划为公司和股票代码更名以强化AI代币定位。

9号消息公开后,SNPX的股价一度上涨40%,反映市场对转型的短期乐观。

然而,1000万美元初始投资已超过公司市值两倍,若$TAO价格跌至300美元以下,资产价值可能缩水25%以上,财务风险显著。

5.5亿美元私募是否能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依赖 James Altucher的号召力和市场情绪,若资金未能到位,转型的算盘可能中断。质押$TAO的收益 和 $TAO 代币30天 18% 的波动率相比显得并不稳定。

这显然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翻身战。

  1. Oblong (OBLG):买 TAO,IT领域的谨慎布局

Oblong, Inc.(纳斯达克:OBLG)是一家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IT解决方案和视频协作技术,其核心产品Mezzanine是一款支持多用户、多设备视觉协作的平台,广泛应用于企业会议和远程协作领域;公司的市值在530万美元左右。

6月6日,Oblong发布公告,通过私有化股票配售(private placement)筹集750万美元,用于购买Bittensor的$TAO代币并参与其Subnet 0质押计划。

公告后,Oblong股价一度上涨12%,但截至发稿时已回落至4.04美元。

此次配售涉及出售约 198 万股普通股或等值证券,每股定价3.77美元,低于当前市场价。这也意味着该公司以一定折扣的股票出让以吸引投资者。

这个量级的资金,按时价计算,可以购买约 1890 枚$TAO代币,数量并不算多。

不过你可以把这次购买 TAO ,视作从传统IT业务向AI和数字资产领域战略转型。

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是个很卷的领域,该公司的 Mezzanine 平台虽在视频协作领域有一定市场,但自2023年以来,收入增长放缓约5%,主要受 Zoom 和 Microsoft Teams 等竞争软件的影响。

该公司的 CEO Peter Holst表示,AI和区块链的交集是未来创新的关键,而 $TAO被视为加密 AI 基础设施的潜力资产,类似比特币早期的机构采用阶段。

同时,公司计划通过持有$TAO和质押收益实现资产增值,同时探索开发基于Bittensor的软件工具,如AI驱动的会议辅助功能等。

不过,TAO 子网里的 Subnet 0 主要专注的是文本提示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方向,Oblong 选择该子网进行质押,说和视频会议业务直接相关未免有些牵强, 更多的是质押收益和表态上的考虑。

这一布局更多是战略性试水,测试AI代币的长期潜力。

风险与收益并存

企业持币风潮,已从单一资产扩展至多样化选择。

但除了 BTC 之外,山寨币的波动性显著高于BTC。以TRNR为例,其840万美元市值计划融资5亿美元,若 FET 价格大幅下跌,高杠杆融资买币本身就是个财务压力巨大的选择。

监管的风险也同样不容忽视,上市公司最大的考虑应该是合规。SEC曾将SOL归类为证券,而AI代币的合规性尚不明朗。如果监管收紧,持币企业是否会面临罚款或清算?

不过法务明令禁止即可为,资本一向逐利。现阶段的窗口期里,各家公司都在争相模仿加密储备策略,或许心里已经打好了如意算盘:

总归是小市值的公司,借着资本市场逐渐拥抱加密资产的浪潮搏一把更高波动的山寨币,更何况 AI 叙事经久不息,如果能成,ROI 自然很高。

总体上看,上市公司配置山寨币,更像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博弈。

对于小市值公司而言,这是一场押注未来的资本游戏,成败与否将取决于市场的情绪、叙事的延续性以及实际落地能力。

当山寨牛市股票化,企业和投资者都应谨记:

风险是高波动资产的本质,收益则是紧抓叙事和时机的回报。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作者深潮 TechFlow深潮TechFlow
相关文章
2025.07.08 - 1 小时前
贸易战被特朗普玩成“打地鼠游戏”,这场斗争恐怕没有结局
特朗普给贸易谈判者多三周时间,却威胁加征关税。
2025.07.08 - 1 小时前
DeFi 傻瓜化:从「一键交互」到真正冷启动,链该如何破局?
「让所有人都能一键交互」的便利,可能只会变成「一键赔光」的灾难。
2025.07.08 - 1 小时前
浪漫的土耳其,枕头下的稳定币
目前看来,土耳其的加密重心仍是对冲法币贬值风险。
2025.07.08 - 1 小时前
链上金融之战:新秩序将由谁来设计?
从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机构到 Circle 等加密原生企业,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正积极布局链上金融生态。
2025.07.08 - 1 小时前
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以太坊要做链上央行?
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到「世界账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叙事流变?
2025.07.08 - 1 小时前
物理绑架:比特币新高后的扳手攻击
随着加密行业快速发展,了解你的客户(KYC) 与反洗钱(AML) 制度在提升金融透明度、防控非法资金流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07.08 - 2 小时前
2025 H1 加密融资洞察:370亿总融资额显示复苏迹象,顶级VC仍有巨大影响力
2025 年上半年加密货币风险投资激增至 370 亿美元。
2025.07.08 - 2 小时前
当前全球市场最棘手的 10 个问题,这是来自瑞银的回答
涵盖了从关税冲击到美元贬值等核心市场担忧。
2025.07.08 - 2 小时前
Meme 赌场上市记:当 Pump.fun 的镰刀挥向韭菜的养老金
VC 资本的收割游戏,包装成「社区福利」。
2025.07.08 - 3 小时前
传闻支付大咖 Stripe 将进军 L1,哪些新应用值得期待?
Stripe一直以来扮演支付网关或收单机构的角色,但Stripe L1的引入或许能使其同时承担卡网络和发卡银行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