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势评分

-1

本月运势

癸未月

震荡偏多

比肩争财,子水旺极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亥不嫁娶不利新郎

祭祀,祈福,求嗣,开光,伐木,出火,拆卸,入宅,安床,修造,动土,上梁,挂匾,纳畜

嫁娶,栽种,行丧,理发,修坟,行丧,作灶

月相

下弦

底部反弹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TRUMP10.00 -0.82%

SUI4.03 -0.47%

TON3.18 -0.16%

TRX0.32 2.71%

DOGE0.22 0.08%

XRP3.47 12.30%

SOL176.04 0.34%

BNB722.77 1.19%

ETH3479.97 2.49%

BTC120824.01 0.77%

ETH Gas7.54 Gwei

贪婪
74

5 天涨幅 100%:从 Slerf 社区的 CTO 争论看 MEME 项目发展的机遇与当前挑战

从现象级的MEME到陷入社区的质疑,Slerf经历了什么?

作者:Web3Mario

摘要:大家好久不见,休整一段时间,身体和心情均得到了放松,继续学习与分享。最近市场热点基本上被中国股市占据,加密世界倒没有达到降息之前的预期,显得有些沉寂。不过有一个事件倒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就是Solana上的一个经典MEME,树懒形象的Slerf,正在经历由一名中文区的Slerf社区意见领袖发起的CTO(Community Take Over)争夺,受此影响,Slerf的价格也在5天内快速翻倍。由于笔者之前对MEME一直缺乏足够的了解与思考,因此觉得这个事件是个不错的学习契机。研究了一段时间,有些心得体会,希望与诸君分享与讨论。

从现象级的MEME到陷入社区的质疑,Slerf经历了什么

首先先简单回顾一下Slerf这个项目。这是一个2024年3月,由grumpy@youlovegrumpy发布在Solana的以树懒作为主体形象的MEME Coin,当时正值市场受现象级项目BOME强烈财富效应的影响,带动了一批以预售和公平启动作为核心卖点的MEME的火爆,而Slerf也正是其中之一,其约定将代币总量的50%用于预售,并在预售成功后,将所有销售所得与另外50%全部注入DEX中,为对应的交易对提供流动性,并放弃对该部分流动性的所有权。在其预售阶段,很快便以约$0.02的价格筹集了约$1000万的SOL,然而在TGE时,由于开发者的操作失误,在提供完流动性并放弃所有权,且没有完成对预售部分Slerf的增发之前,就将Slerf代币的铸造权放弃,致使所有参与预售的用户无法获得相应的Slerf,且由于预售所得已经被锁定在流动池中,也无法退款。

凭借该事件,Slerf短时间获得了大量的关注,一方面由于该项目相当于凭空创建了一个价值筑底为$0.02,且无任何流通量的MEME Coin,这就意味着只要进入的够早,你的持仓成本就是最低的,这是由DEX的Bonding Curve决定的。因此造成了大量用户的FOMO,slerf的价格更是在开盘之初的$0.02,一度拉升到$1.2,涨幅接近60倍。另一方面,此事件影响覆盖的预售参与者群体也足够广,后续流量捕获潜力极大,也快速吸引了各方机构或项目的关注与支持,很多机构或大V纷纷以帮助补偿预售参与者为方法吸引流量,这其中不乏交易所以及很多明星项目。

随后凭借着巨大流量加持,Slerf也开始捐赠补偿预售参与者的活动,该活动也是由交易所LBank承办,因此我想整个筹款与偿还过程应该是公正的,除此之外,Slerf也通过发售新的NFT来筹集还款资金,通过此往事累计筹集36180个Sol。

截止到2024年9月9日,据官方X账户公开的数据展示,总计25444个参与预售的地址,累计预售53377个SOL,已偿还25194个地址,共40940个SOL,剩余250个地址,共12437个SOL的欠款还需要再筹集,平均每个地址约60个SOL。这就意味着,整个偿还计划应该是优先于小额参与者进行的。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随着大部分小额参与者被补偿后,创始团队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将随着影响范围的缩小而得到释放,这就意味着其偿还意愿以及努力程度将显著下降。大额参与者的索赔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且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流失,Slerf的持有者将不得不面对缺乏新的买入资金从而造成的币价下跌损失。

而最近由Slerf社区中中文意见领袖BillyWen@billywen_ 所发起的CTO,也正是对这一现实的回应。对于Billy,其粉丝更喜欢称其为“风景哥”,各中渊源我还不太清楚,不过研究下来其可以在Slerf社区中获得很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亮点,第一是其为拥有500万Slerf持仓的巨鲸(当然也可能是背后token fund持有),且声称并没有在价格下跌过程中卖出,第二是在Slerf捐赠活动中,累计捐款累计高达6778个SOL,市值约$100万。从链上数据中也确实验证了这个数据。因此可以说BillyWen是Slerf社区中对Slerf认可度与参与度极高的关键意见领袖是合适的。

而所谓CTO,全名是Community Take Over,即社区接管的意思,这种机制主要是为了应对随着一些MEME Launchpad的普及,MEME的发行成本极大降低,其中也存在不少rug的情况,即创世团队在完成预售后火速抛售代币并中止运营,甚至直接rug。然而其中不乏一些项目,社区对其还抱有希望和认可,这时就会有发起者希望可以将项目承接到自己手中重新启动。这个过程就是CTO。和DeFi项目不同,由于大部分MEME并没有链上管理的需求,因此整个CTO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对其最有价值的社媒账户的接管,以Slerf为例,其官方X账户的粉丝高达16.6万。而Billy在10月12日发布的内容中也描述了在与Slerf官方团队沟通CTO被据后,其将会发起FCTO,即CTO争夺,且称为此将再次捐款$100万用于CTO团队的运营。具体执行的细节现在并没有公开太多,但是这无异引起了Slerf社区的共鸣,以及相关投资者的支持,Slerf的价格也迅速从$0.14拉升到$0.24。

Slerf官方在沉寂了很长时间后,似乎也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内容来回应此事件。用以说明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努力。不过社区似乎针对其过往的三个行为并不认可,就是其创始人Grumpy通过发行新的MEME或加密项目(特指$CUFF,$MEMECHAN 和$OODLES。价格也均遭受了大幅度的回撤),并借助Slerf的影响力为其宣传,最终实现获利,而利润并没有被用于补偿和建设Slerf,社区认为这是一种背叛,

以上就是对Slerf此次事件来龙去脉的简单回顾,不论该事件走向如何,我都认为这是一次值得被关注的尝试,对于MEME类项目的运营范式将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我也试着抽象出一些对MEME赛道的观察,希望可以与大家探讨。

MEME项目发展的机遇与当前挑战

整个观察围绕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探讨一下MEME赛道如今发展很顺利,背后的深层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公平启动带来的机会均等,各类型二级市场投资人风险与收益比较VC币更合理:我们直到在传统的VC币被诟病的是,很多VC可以凭借其影响力,在Token上市流通之前的一级市场获得更便宜的筹码,这就让很多二级市场参与者在持仓成本上先天的处于劣势。当然这种模式在传统金融世界中也是比较正常的,然而在Crypto赛道中,由于缺少对一级市场交易完备的监管政策,这就让其交易者更容易获得便利。这些都将在无形中转化为二级市场交易者的风险。而公平启动带来的好处是对于二级市场投资人来说机会均等,风险收益较为均衡,巨鲸潜在获益高,但由于本金庞大,建仓与清仓的交易磨损,或者说滑点也会比较大,而散户虽然潜在收益低,但是资金体量轻,买入卖出较为灵活,对市场机会敏感的话,做好波段,收益率也是十分客观的。

2. 产品冷启动成本较低:由于大量发射平台的存在,产品本身的开发成本很低,对于专业团队来说具备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能力,风险较低。且项目运营手段与NFT类似,无形当中也有利于吸纳随着NFT赛道的冷清而迁移的团队与用户。

3. 赛道估值模型并没有形成定式:和很多实用性或证券性项目不同,MEME产品凭借其文化属性的特点,在估值上很难形成一个确定的范式,因此不容易遭遇本益比的限制,价格波动具有弹性,持仓成本分布更均匀,交投更活跃。

而结合Slerf的CTO事件,我认为当前MEME赛道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 如何对MEME创始人创建充足且持续的激励,保证其坚持长期主义:大部分MEME项目的实际运营者都是创始团队,然而对于公平启动类项目来说,创始团队的长期收益点似乎不是很明确,除了潜在的流量与品牌价值之外,由于没有预先的团队部分分配,即使代币涨幅很高,创始团队也无法短期内从中获益,而预售资金全部用于提供流动性。如果适当的放宽这个要求,例如分配一定团队比例等,有可能会显著影响交易者的参与热情,毕竟MEME的启动成本实在很低。

2. 是否存在更好的MEME项目治理范式,以帮助项目更好应对日益被稀释的流动性趋势:由于大量同类型项目的快速出现将对某一爆红MEME的流动性有稀释的效果,这意味着MEME项目相比于其他赛道,维护成本更高,而且也是因为启动门槛较低,创始团队甚至可能并不具备很强的市场营销或商业化能力,并不足以支撑项目的长期发展,这就对项目实际的运营者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此时当前MEME市场并没有看到很好的治理范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CTO似乎是为此而提出,但是由于MEME的核心资产是流量价值,链上部分相对较少,传统的DAO治理工具也似乎并不能解决相关资源的可信迁移过程。

3. 假设MEME项目的主导权是可以切换的话,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导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创始团队、巨鲸、还是DAO分布式治理主导?对于创始团队我们已经讨论过了,那么巨鲸主导或许也会有一些问题,考虑到对于巨鲸来说,核心的获益也还是聚焦于投机收益,这种零和博弈游戏会让运营者与其他用户处于对立关系,届时凭借着利好消息与筹码优势,运营者将面临很大的抛售获益诱惑,这对于其他参与者来说似乎也面临一些风险。而DAO分布式治理则明显是执行效率问题。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作者马里奥看Web3
相关文章
2025.07.17 - 6 小时前
Consensys:以太坊作为可信任软件系统,将如何重塑全球数字经济?
「以太坊是驱动数字世界经济的可信软件。」
2025.07.17 - 6 小时前
美国众议院终于通过程序性投票推进 3 项加密立法,Genius 法案有望本周内签署
美国众议院对3项加密相关立法的最新投票历经9个多小时,创下了众议院程序性投票时长记录。
2025.07.17 - 7 小时前
DeFi 教父 203 万美元控盘美股公司,管理层掀起反击战
Leshner 会不会让 LQR House 变成 DeFi 领域的 MicroStrategy?
2025.07.17 - 8 小时前
我们为什么投资SBET:CeDeFi 融合新时代的起点
我们投资 SharpLink Gaming 的 4.25 亿美元 PIPE,是基于对以太坊在企业储备金策略中战略作用的坚定信念。
2025.07.17 - 12 小时前
谁战胜了 「金本位」?
虚拟货币跑赢源于支付便利、技术革新溢价和供给稀缺,对投资者而言,这提供了一种对抗美元信用弱化的替代配置,特别是在地缘冲突频发期
2025.07.17 - 12 小时前
从挑战者到霸主:Letsbonk.fun 靠什么超越 Pump.fun?
附 Letsbonk.fun 平台中文区热门 Meme 币。
2025.07.17 - 13 小时前
畅想以太坊 2030:Rollup 双轨并行的世界账本之路
在这场 Rollup 技术分野中,世界账本的愿景如何照进现实?
2025.07.17 - 13 小时前
加密市场的叙事经济学:愿景重于指标,情绪先于应用
如果加密货币就是一个大叙事,或许最出色的交易员就是那些提前阅读几章的人。
2025.07.17 - 15 小时前
华尔街追逐加密,以太坊迎来高光时刻
外部买家正在推动 $ETH 资产的范式转变,挑战我们对它“只会下跌”的固有认知。
2025.07.17 - 15 小时前
项目从 Binance Alpha 到 Binance 现货,有哪些条件?
上现货的全是「崭新的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