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势评分

-6

本月运势

癸未月

震荡偏多

乙克戊,酉金生水
甲不开仓财物耗散
申不安床鬼祟入房

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火,拆卸,修造,动土,进人口,开市,交易,立券,挂匾,入宅,移徙,栽种,纳畜,入殓,启钻,除服,成服

月相

更待

底部反弹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TRUMP9.17 -7.54%

SUI3.88 -0.21%

TON3.00 -1.52%

TRX0.30 -1.41%

DOGE0.19 -8.43%

XRP2.87 -2.98%

SOL160.02 -4.74%

BNB681.80 -2.84%

ETH2967.39 -2.57%

BTC117043.48 -4.33%

ETH Gas0.71 Gwei

贪婪
74

为何 dYdX 逃离以太坊早已成定局?

dYdX 的成功之路,不是当下 L1 和 L2 上很多应用能轻松复刻的。

撰文:Haotian

最近,看到 @dYdXChinese 宣称其交易总量已经超过了 120B,且已有供应量 14.9% 的代币被质押,超 20MUSDC 被分配给了质押者,总之,dYdX 独立链上线后各项数据指标都还不错。那么,如何评价 dYdX 从 L1 到 L2 再到独立链的「逃离以太坊」发展历程?以太坊 Layer3 应用链叙事能把 dYdX 拉回来吗?接下来,谈谈我的看法:

1)dYdX 是一个典型为 Trading 系统而生的应用代表,自始至终目标要成为一个专注于订单薄类型的永续合约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正因为此,在过去多年的发展进程中,dYdX 有 3 个核心痛点:

1、要有超强的技术扩展高性能,因为和 AMM 交易池类型相比,订单薄对 Real-Time 批量匹配和执行对系统吞吐量和延迟有极高要求;

2、要尽可能追求去中心化,因为在 L1 和 L2 阶段为了追求极致效率,dYdX 不得已采取了链下中心化服务器撮合订单的方式,但专注交易的 DeFi 项目,且目标和 CEX 等中心化交易所争夺市场,长期看必须得通过智能合约和 DAO 治理来达成关键流程的透明化,并分散节点部署,让社区用户更多参与治理决策。(这也是其把大量交易手续费分配给验证节点和质押用户的主要原因;

3、要尽可能管理好用户留存和增长问题。和 CEX 等交易所相比,链上去中心化衍生交易所门槛会更高,因此在产品设计、交互界面、交易工具和风控功能等方面要有较好产品体验;和 Uniswap 等 DEX 相比,dYdX 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交易系统,不像 Uniswap 可以通过和大量项目 integrate 获得大量的流动性和交易手续费分成,dYdX 只能靠长时间的用户留存,尤其是专业 Trader、做市商等固定用户群体来支撑产品运行。

2)那么,为什么 dYdX 要做独立应用链呢?答案是,目前 L1 和 L2 都无法满足其极致的性能追求。

最初在以太坊 L1 上发展业务因为受制于主链的低性能、高 Gas 波动,dYdX 面临 Uniswap 的竞争压力选择向 L2 迁移;来到了 StarkEX 的 layer2 产品形态下,看似有了 L2 低 Gas 和高吞吐量的基础,但距离 dYdX 追求的高性能还差点距离,因此采取了一种交易数据链下撮合的折中方案,利用 Starkware 零知识证明链上和链下 Finality Proof,实现了在 L2 上做高速率交易引擎的解决方案。但该方案还得依赖链下服务,使得 dYdX 经常被诟病存在「中心化问题」;

紧接着,随着 dYdX V4 的推出,dYdX 基于 Cosmos SDK 构建了一条专属高性能链,有 60 个维持共识机制的活跃 Validators,包括 Ledger、Coinbase Cloud 等,还有持续不间断推出的用户质押 Reward 分红机制。在独立应用链的加持下,dYdX 一直频频刷新各项运营数据指标,比如:

1、目前已有 1.49 亿枚 DYDX(总量的 14.9%),在质押状态;

2、协议已经向 18,991 名质押者分发了超 2,000 万美金的 USDC;

3、社区成员迄今已发起了 55 项治理提案;

从数据来看,dYdX 独立应用链正在逐渐实现其去最初的愿景,成为一个超级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至少,dYdX 已经确定了其终极应用链形态,不需再讲链扩容、性能等技术层的故事,以后只需要持续做用户和交易量等数据增长的运营即可。

3)既然 dYdX 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从商业视角看,作为一个成功的应用,dYdX 的今天应该就是很多 L1 和 L2 应用目标可能要实现的明天。

不禁要问,既然 L1 和 L2 目前都在 infra 层面过度内卷,且还有了 layer3 的超级应用链的叙事预期,理论上讲,若把 dYdX 放到以太坊 layer3 应用链上发展应该没问题吧?

答案也许会让大部分人失望,并不能。

1、dYdX 专注于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 Trading 系统业务,其定位之初就是要培养独立用户群体和数据增长模式,成为一条专属定制的应用链。

虽然 layer3 可以定制 Gas Token、共识机制、验证规则等,但 layer3 应用链的核心可交互操作性能力,layer3 应用链的关键资产结算还要依赖以太坊主网,这同样会给 dYdX 带来一定限制。

2、即使是 Uniswap 现在也没有到可以基于以太坊做 layer3 应用链的成熟条件,layer2 的生态流动性深度,layer1 结算上的性能障碍(高 Gas 费),依然限制它们有做 layer3 应用链的可能性。尤其是 layer2 上极度匮乏的用户和市场流动性,让架在 layer2 上应用链很难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交易深度。何况 dYdX 对去中心化、订单薄撮合性能、交易体验等要求那么高。

因此,dYdX 脱离以太坊生态做独立应用链,既是主动的出逃行为,同样也还是受限于以太坊底层性能局限的无奈选择。(换个角度思考,虽然以太坊生态卷 Infra 已经白热化了,但必要性还很大。

这其实侧面暴露了 layer3 应用多链叙事的一个突出问题:像 dYdX 这样有成熟用户和市场的应用实际定制需要未必能被满足,而一些从起点做应用链的应用在 layer3 环境下短期又得不到 L1 和 L2 超强生态流动性的溢出效应助力。

以上

总而言之,dYdX 在 Crypto 生态大家庭中的定位和发展轨迹都挺独特的,虽然它已经某种程度上算「成功」了,可以和 Uniswap、AAVE 这类协议公司一样,持续在市场动荡环境下有趋向稳定的业务拓展和增长。

但 dYdX 的成功之路,也不是当下 L1 和 L2 上很多应用能轻松复刻的,其实 Uniswap 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要依赖以太坊生态就很难逃出去,只能在 L1、L2、L3 等不断堆栈中持续优化,毕竟大部分应用没了公链底层提供的可组合流动性就几乎没了生存的根本。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作者HaotianHaotian | CryptoInsight
相关文章
2025.07.15 - 48 分钟前
稳定币法案或许能解决国债问题,却可能酝酿影子银行风险
为应对未来十年需额外举债15万亿美元的严峻挑战,美国正寻求新的债务买家。
2025.07.15 - 2 小时前
Perplexity CEO 的生存法则:如何在 AI 巨头围剿中杀出血路?
"你唯一的模式就是速度。你必须比所有人都更快地创新。这就像以极高的速度跑一场马拉松。"
2025.07.15 - 4 小时前
「世界计算机」的新黎明:透视以太坊浮现的未来轮廓
从账户抽象、互操作性到 Rollup 联合体,一个统一开放、无需许可的价值互联网正速成形。
2025.07.15 - 4 小时前
大户疯抢,Plasma 的 $XPL 公售有多香?
一代版本一代神,Plasma要一战封神了吗?
2025.07.15 - 4 小时前
加密早报:BTC 首次突破 12 万美元,SharpLink Gaming ETH 持仓量超越以太坊基金会
Ondo Finance 宣布收购 Strangelove,以加速全栈 RWA 平台开发。
2025.07.14 - 18 小时前
加密支付的下一步是地下钱庄还是链上「新」银行?
随着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面临结构性挑战,美国财政与货币体系正试图构建「美元 + 美元稳定币」的新型双轨货币体系。
2025.07.14 - 20 小时前
51% 市占率,180 亿美元真实借贷,“Aave 效应”是如何席卷 DeFi 每个角落的?
在DeFi领域,网络效应决定成败,而没人比Aave做得更好。
2025.07.14 - 20 小时前
谷歌 170 亿收编 Windsurf,硅谷 「AI 挖人」白热化,99% 的钱流向 1% 的人
在 AI 霸权之战上,钱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AI
2025.07.14 - 20 小时前
亚洲最大的漫展,没有「AI 入侵」
AI 如果真的想走进狂热、执着、有审美、挑剔又忠诚的二次元用户,就不能只是一个「更高性能的工具」。
AI
2025.07.14 - 21 小时前
值 BTC 新高,祭铭文时代之终结
本文将从串联多个铭文协议的创新与局限,探讨为何这个曾经风光无两的赛道,颇为快速的走向了如今的终点。